
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

凉水井村居民新风貌

合影
5月22号,我院党总支部委员会组织全院处教工党员以及教工入党积极分子到阳朔县白沙镇凉水井村实地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在阳朔县白沙镇凉水井村秦村长的陪同下,我们访问了当地村委领导,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并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座谈,了解村民实际生活情况,实地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的新变化。
从当地领导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凉水井村是阳朔县白沙镇的一个自然村,共46户178人。2008年,凉水井清泉度假村党支部成立,现有中共正式党员8人,预备党员10余人。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以金桔种植、大理石加工、生态旅游三大特色产业致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富裕起来的村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他们按照“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木花格窗、青石墙裙”的桂北民居风格建起一幢幢别具特色的农家别墅。如今的凉水井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宽敞平整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别墅、绿油油的金橘林,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村。
通过此次考察走访,让党员们了解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情况,丰富了我院党总支的党建活动,增进了党员之间的交流,同时此次活动也给党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