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对比 感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留学生赴富川文化考察

2013年12月12日


下湾村村支书陈玉山向同学们介绍下湾村的情况
下湾村村支书陈玉山向同学们介绍下湾村的情况

  2013年12月8日,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2级和2013级的39名留学生国际汉语教育硕士与汉语言文化系的部分教师赴广西贺州市富川县下湾村和秀水村开展文化考察活动。
  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位于富川县柳家乡的下湾村。下湾村近年来在国家的帮助下,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乡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村内一栋栋颇具民族特色的小楼房拔地而起,干净整洁的路面、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家惊叹不已。下湾村村支书陈玉山热情地接待了同学们,他向大家介绍了下湾村的基本情况,还热情地邀请同学们到他家品尝刚刚收获的橙子。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村里的文化建设长廊、果园以及农村幸福院等地方,并与村里的村民进行了交流。下湾村是欣欣向荣的中国新农村的一个缩影,通过对下湾村的参观与考察,加深了同学们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理解与认识。一位泰国同学感慨地说:“这里跟我想象的农村一点儿也不一样,简直比城里还好啊。” 
  下午,同学们来到了广西唯一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富川县朝东镇秀水村。如果说下湾村代表了中国的新农村,那么秀水村则是一幅将历史永远定格的画卷。秀水村始建于唐代,由于唐代以来这里曾经走出过26名进士和一位状元,因此也被称为“状元村”。走进这里,参天的古树、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以及精美的牌坊、木雕等都让同学们感受到一股浓郁的古韵。村内小桥流水、阡陌人家,让人恍惚间宛如回到了悠远的年代。在当地导游的介绍下,同学们了解了状元村的历史,通过讲解同学们对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作为古代建筑的博物馆,秀水村的古民居也给留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通过本次文化考察活动,同学们感受了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也在悠悠古韵中了解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和古建筑特点。在这种新与旧的对比中,感悟着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国。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唐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