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生命·青春·奋斗”主题团日活动公开课

2014年05月20日


为悄林同学默哀
为悄林同学默哀
与会人员观看缅怀何俏林视频
与会人员观看缅怀何俏林视频
缅怀何俏林时同学们不禁流下热泪
缅怀何俏林时同学们不禁流下热泪
会后中国青年报记者谢阳采访何悄林所在班级师生
会后中国青年报记者谢阳采访何悄林所在班级师生

    5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2012级中美英语第一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公开课——“生命•青春•奋斗”在雁山校区二区314教室举行。校团委杨保臣副书记、校宣传部杨凯老师、中青报桂林站记者谢阳、国际文化教育学院2012级中美专业辅导员吕芳老师、雁山校区各学院代表以及2012级中美英语第一团支部全体成员等5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珍爱生命,不负青春,奋斗不息”三个话题贯穿始终,使青年团员们在追忆俏林同学、学习社会各界抗癌英雄奋斗经历的同时,探讨生命价值的过程中感受生命教育,感悟青春奋斗意义。
  活动过程中,主办方国际文化教育学院2012级中美英语第一团支部播放了精心制作的俏林同学顽强抵抗白血病的感人视频,在场所有观众都为这一美丽生命的消逝感到无比惋惜,该团支部同学在追忆与俏林相处时日时几番落泪,无不为之动容。由此,引发了关于当代大学生生命健康的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大学生养口体更要养心智,并充分结合我校开展的“三走活动——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进操场”积极展开讨论,现场积极讨论发言气氛迅速升温。在对生命价值意义探讨环节中,主办方中美第一团支部在课前还精心制作了一个关于青春生命价值意义的微访谈,在视频中任课教师、留学生代表、学生党员代表、普通学生对这一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何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不辜负青春?就如一位同学所说“在你的脑袋没能撑起你的野心的时候那就奋斗吧;既然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了青春那就在青春的时候选择奋斗吧!”活动最后,学院2012级中美专业辅导员吕芳老师在本次活动总结中引用了哲学家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株能够思考的芦苇。”的确,芦苇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人类在无情又残酷的命运面前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当我们痛定思痛,最能够缅怀那些逝去的生命的,或许也就是我们活在当下,努力奋斗不负青春!
  本次团日活动我们缅怀了病逝的同学,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坚强勇敢、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散种种不幸。而她的离世,也让我们深受启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对生活的坚持、对生命的珍视。当面对病魔的无情摧残时,她只是默默忍受与坚持,演绎了生命的顽强与蓬勃,并再一次让我们相信:顽强奋斗、精神永存。本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团日活动无不让与会人员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更是让在座的同学们深刻地明白“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奋斗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奋斗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让我们珍爱生命,珍惜青春,在青春奋斗中寻找、感悟、体会与实践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余向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