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做木锤桂花糖

辨认不同的桂花
近日,我院利用桂林市园林植物园举办“2014桂林金秋市民赏桂活动”的这一大好时机,组织30多名来自15个国家的汉语零起点班的留学生,来到桂林市园林植物园,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以“桂花桂树”为主题的文化语言实践课活动。
本次实践课的主旨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2014桂林金秋市民赏桂活动”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让学生了解桂花桂树的基本知识,体验中国的桂花桂树的文化,学习与桂花桂树相关的汉语词句,在整个活动中锻炼汉语交际的能力。
上午9点半,同学们在全裕慧、东文娟、黄郁萍三位老师的带领下,进入桂林市园林植物园。植物园里“2014桂林金秋市民赏桂活动”已经拉开了序幕,园里主干道上布满了“赏桂活动”的各种摊位,各摊位前围满了参加活动的人群。老师们立即给同学们发放任务卡,指导学生开展当天的第一项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着任务卡到“赏桂活动”各个活动摊位,通过采访中国人和观察“赏桂活动”两种方式,完成任务卡上指定的任务,并记录采访和观察的内容。领到任务卡之后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通过一个小时的积极采访和认真观察,同学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即:了解到“桂花桂树”与“桂林”城的关系——桂花是桂林的市花以及“桂林”城名为“桂树成林”的含义;认识了桂花树苗,认识了各种桂花产品和制作桂花产品的原料,学到了相关的中文词句如:“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酥、桂花酱、桂花藕、桂花酒、桂花茶、水、蜂蜜、糖、糯米、面粉”等等,了解了一些现场制作的桂花产品的制作过程。当同学们把自己的记录上交时,脸上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
接着,同学们跟桂林市民一样参与到“2014桂林金秋市民赏桂活动”的各项活动之中。同学们品尝了各种桂花食品;大家对这些食品啧啧称赞,而且每个同学都是第一次尝到桂花食品,感到新奇而开心。同学们还参与了现场学做桂花食品的活动,在整个制作食品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抢着动手,个个兴致勃勃,情绪高涨,现场一片欢声笑语。之后,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观看了为本次“赏桂活动”专门举办的“桂花科普展”。通过老师对展览内容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桂花的特点、桂花的品种、桂花的应用、桂花在古代诗词歌赋中的文化内涵、中国的赏桂圣地、桂林园林植物园中的桂花博览园”等方面的科普内容,同学们一边看展板,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记笔记,还不时提问,意兴盎然。
看过科普展,同学们来到园林植物园中占地2公顷的“桂花博览园” ,实地观察桂花桂树。在园中,师生们观赏了63个品种共2000株的桂花树,还运用刚从科普展上学到的知识,辨认出“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不同品种的桂花。同学们还浏览了散布在园中各处“咏桂”的 古代诗词歌赋石刻。园中的花香馥郁、绿树浓荫、文化氛围让大家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最后,同学们围坐在桂花树下,学习一首宋朝杨万里的《咏桂》歌:“不是人间种, 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学生先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这首诗,并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学生自己练习,之后进行读诗比赛,优胜者接受老师的颁奖。
这次实践课活动大受同学们的喜爱。同学们第一次参加中国人的原汁原味的文化活动,亲身体验中国的桂花文化,现场学习有关知识,大家觉得收获很大;在与桂林市民亲密接触中,同学们感受到桂林人的热情、友善、好客,觉得非常开心。更重要的一点是同学们用课堂上所学的汉语与中国人进行实际交流,成功完成了任务,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全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