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良亭

榕津古镇,寻找圩镇文化要素

大圩古镇合影
2014年12月14日,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3级和2014级留学生硕士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赴桂林平乐榕津古镇和灵川县大圩古镇开展文化考察活动。本次活动以“中国古代圩镇文化及其文化构成要素”为主题,同时为了加强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圩镇文化的了解,特邀我校历史系唐凌教授为同学们进行讲解。
文化考察的第一个点是位于阳朔县城附近的清良亭。在唐凌教授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观察清良亭所在的位置,思考了清良亭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了解到中国社会对于良俗的肯定与传承。
文化考察的第二个地方是位于平乐县的榕津古镇。榕津古镇是一座有900年历史的古镇,是古代广西地区著名的通商码头。唐凌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古代圩镇的五大构成要素——河流、会馆、码头、庙宇以及街道和商铺,然后带领大家在古镇中分别印证了这些要素,同学们边走边看边思考,考察了榕津作为商业圩镇的文化构成要素。
下午,同学们又来到了本次文化考察的第三个地方——位于灵川县的大圩古镇。大圩是明清时期广西的四大圩镇之一,古镇内商铺林立,码头繁多,江西会馆、湖南会馆和广东会馆穿插其中,在当时具有很强大的集散能力。在唐教授的引导下,大家丈量了古镇的主干道的宽度、通过码头的数量、商铺的建筑格局等方面,对比了榕津古镇和大圩古镇的商业发展水平,对广西古代圩镇文化有了较全面的理解。
很多同学都表示本次考察活动非常有意义,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社会、古代商业文化的理解。同时,本次活动也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唐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