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青年项目申报,培养科研后备力量——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举办科研项目申报交流会

2015年04月02日


会场内,老师们积极交流
会场内,老师们积极交流

    2015年4月1日,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在国际教育交流中心210会议室举行了科研项目申报交流会。会议由于琦教授主讲,青年教师20余人积极与会。
    于琦教授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情况,分析了国家社科课题研究申报工作中的案例,深入剖析成功课题的亮点,细致解析落选项目的落尘之处。从项目申报后的同行评议、评审会的要求,到申报书选题原则、撰写细节与申报经验都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夯实科研平台,拓宽交流渠道,激发青年教职工投身科研,是本年度学院科研引导和培植的重点。此次会议是对2015年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科研工作承上启下的助力器,对前一阶段我院科研工作做了总结和回顾,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进行了梳理。会上,大家还就学院青年教师较多,科研积累不足等具体实际,鼓励大家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重点申报各级各类青年项目,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此次交流会,将“静下心,深挖掘,下真功夫,做真学问”扎实基础理论工作的观念植入了与会教师们的心头,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于琦教授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拉克罗斯分校任访问学者。2011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4月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在比较文学领域研究成果突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在《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文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李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