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组一等奖获得者安南(左)和二等奖获得者陈佩佩(右)

我校汉语组总决赛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

汉语组总决赛部分参赛选手和特邀嘉宾

我校东盟非通用语种组获奖选手

颁奖典礼现场获奖选手与广西区外办领导合影留念
10月25日上午9时,广西“一带一路”中国-东盟青年外语演讲大赛总决赛在南宁明园新都酒店隆重举行。总决赛共分3个组,分别为汉语组、东盟非通用语种组和英语组。本次大赛的主办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汉语组总决赛由我校承办。
各语种组别总决赛的参赛选手是从广西各个分赛区通过预赛、复赛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来自印尼的留学生安南和来自越南的留学生陈佩佩代表我校参加汉语组总决赛。来自外国语学院的邝慧玲、陈希、滕泳攀代表我校参加英语组总决赛。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张丽冬(印度尼西亚语)、漓江学院的刘晓(泰国语)、漓江学院的李雯超(越南语)代表我校参加东盟非通用语组总决赛。
汉语组总决赛一共有17名参赛选手,他们分别来自越南、印尼、泰国、老挝、缅甸、马来西亚、韩国和喀麦隆。此外,汉语组总决赛还邀请了来自东盟各国的8位特邀嘉宾参加演讲和表演,为大赛的成功举办增光添彩。英语组总决赛共有27人参赛,东盟语组共有30人参加总决赛。三个组别总决赛的评委均为区外办及各高校相关语种专家,确保了比赛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参赛选手们紧紧围绕中国—东盟交流合作、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主题,秉承着积极认真的态度,运用娴熟的汉语、英语或东盟非通用语,精彩讲述了在中国与东盟的交往合作中自身所经历的有趣故事,表达了世代友好的感情,传递了增进友谊的声音。在演讲的过程中选手们激情四射,竞争激烈,现场座无虚席,氛围火爆。
经过激烈角逐,代表我校参赛的学生们不负众望,印尼留学生安南荣获汉语组一等奖,越南留学生陈佩佩荣获汉语组二等奖。滕泳攀获英语组二等奖,邝慧玲、陈希获英语组三等奖。张丽冬(印度尼西语)获东盟非通用语种组二等奖,刘晓(泰国语)、漓江李雯超(越南语)获东盟非通用语种组三等奖。
即日20时,在广西艺术学院举行了隆重的总结大会,我校荣获汉语组一等奖的留学生安南在总结大会上为大家献上了一首自己的原创歌曲《朋友》,成为当晚总结大会的亮点。
此次广西“一带一路手拉手”中国-东盟青年外语演讲大赛总决赛圆满结束。通过中国、东盟青年相互用对方的语言讲述中国-东盟友好交流故事,促进相互了解,对深化中国-东盟传统友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文:国际交流处 林瑜昆、吕芳
附: 决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获奖名单
汉语组:PHAM THI DIEM HUONG(范氏艳香)(越南)、NGUYEN MAI PHUONG(阮梅芳)(越南)、ANDREAN BUDI KUSUMA(安南)(印尼)。
英语组:张世忠、覃雨婷、金果子
东盟非通用语种组:何奇男(印尼语)、周 南(泰语)、唐颖倩(越南语)
二等奖获奖名单:
汉语组:LIM SU YIN(林淑盈)(马来西亚)、KRITTIYA BHESAYANAVIN(韦可言)(泰国)、LUONG MY PHUNG(陈佩佩)(越南)、KAUNG MYAT KYAW(蔺英振)(缅甸)、LEE HA EUN(李贺恩)(韩国)、HUANG QUOC THUY(黄国瑞)(越南)。
英语组:杨攀、谢伊南、陶子凤、滕泳攀、洪新路、侯蓓蕾。
东盟非通用语种组:张丽冬、陆春华(印尼语);李欣欣、党雪妮(泰语);庄永海、彭沛霖(越南语)。
三等奖获奖名单:
汉语组:UMAPORN LORDRATSAMEEKUN(卢燕婵)(泰国)、WONG YI ZHI(黄溢智)(马来西亚)、BUI VU BAO NGOC(裴武宝玉)(越南)、VANHNASIN LAOMAO(毛文晶)(老挝)、ALQURANI JAMILA(蒋美丽)(印尼)、PETCHARAT UANHOME(钱多多)(泰国)、DALHATU ABOUBAKAR(黄飞鸿)(喀麦隆)、NELI GUIAGUIA DAVID MARTIAL(大卫)(喀麦隆)。
英语组:陈钦、邝慧玲、刘大伟、李婷、余雨阳、曾秦、赵梓惠、陈西、梁夏、彭芬芳、江蓝梦、王婕妤、范 华、陈希、夏黎丽、刘陈瑛、李浚铭、容江劲
东盟非通用语种组:杨奕铭、何蒙叶、潘宁梅(印尼语);廖鹏飞、周 斌、龙惠妹、付晓雯、李洁媚、刘 晓、李雨晨、刘珍秀(泰语);李恒谋、吴俊桦、覃荣艳、吴侣瞳、蔡莹莹、吴彩虹、李雯超、梁舒颖、黄铮铮、郭政玲(越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