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燕京啤酒厂,品味中国酒文化——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留学生实践课系列报道

2016年01月05日


辨识古代啤酒生产的工具_副本
辨识古代啤酒生产的工具_副本
参观啤酒的各类品种
参观啤酒的各类品种
全裕慧和唐蕾老师讲解和示范中国的饮酒礼仪和禁忌
全裕慧和唐蕾老师讲解和示范中国的饮酒礼仪和禁忌
全体师生合影
全体师生合影

    近日,桂林燕京啤酒厂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他们来自越南、老挝、泰国、蒙古、柬埔寨、韩国,哈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10多个国家,是在广西师大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就读的留学生。他们来到啤酒厂是为了开展一次实践课活动。此次实践课的宗旨是: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的企业文化,学习相关的课外知识;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交流,锻炼和提高同学们的汉语语言能力;通过活动中同学们的互动和交流,增进同学们的了解和友谊。
    上午十点,同学们在全裕慧、于红岩、唐蕾三位老师以及两名班主任助理梁彩霞和方秋实同学的带领下,跟随啤酒厂的接待人员来到啤酒厂的展览厅开始参观。在展览厅,同学们被里面的图片、模型、实物等展品深深吸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通过观看和讲解员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燕京啤酒厂的生产规模、属下公司在全国的分布网络、销售网络等企业现状,了解了燕京啤酒厂的发展历史,学习了啤酒生产的原料、酿造工艺和酿造过程的基本知识,获得了啤酒酿造工艺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的历史知识。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展品和倾听讲解员的解说,一边积极踊跃地用所学汉语向讲解员提问咨询,一边相互用汉语交流参观的感受,还不时动手拿起展品模仿啤酒酿造的技术。
    参观完展览厅,师生们来到了啤酒厂的灌装的生产车间。这是啤酒生产流程中最后一个阶段的生产车间,车间里工人们在紧张地忙碌着,机器在不停地运行着。大家有序地参观了整个车间,观赏了“洗瓶验瓶——灌装验酒——贴签喷码——打码出厂”一整套流水线的生产过程。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兴奋而好奇,提了许多感兴趣的问题,当听说这里的每条装瓶流水线每小时可以出厂装四万瓶啤酒,同学们个个赞叹不已。整个参观过程同学们始终兴致勃勃、热情高涨,气氛非常热烈。
    参观完毕,师生们来到二楼的接待厅。啤酒厂为同学们提供了啤酒,让大家免费品尝。同学们一边品尝啤酒,一边与接待人员交流,非常开心。
    最后,师生们围坐在一起,由全裕慧老师和唐蕾老师现场向大家讲解和示范中国的饮酒礼仪与饮酒禁忌文化知识。老师讲解完之后同学们即刻学以致用,纷纷按中国的礼仪举杯敬酒,致祝酒词。 
    实践课是广西师大国教院为留学生们精心打造的一项语言文化体验活动,每次实践课同学们都表示受益颇大。从这次实践课的反馈信息来看,同学们的评论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同学们表示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参观啤酒厂,以前只知道喝啤酒,不知道啤酒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次参观他们看到了酿造啤酒的原料,啤酒生产的工艺和技术以及啤酒生产的真实过程,还了解了啤酒生产的历史,收获了很多知识。第二,同学们表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是校园、旅游景点和购物市场,这次活动让大家走进啤酒生产第一线、深入到企业内部,使大家有机会了解中国企业文化和中国工人的生产情况,大家对提供这次机会的啤酒厂和组织这次活动的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第三,同学们表示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家总是问老师:“汉语这个怎么说?”,一边参观一边学到了汉语的相关词汇和语句;大家还不断地就感兴趣的问题与工作人员交谈,锻炼了自己的汉语交际能力,大家都觉得很有成就感。第四,同学们表示老师同学们一起走出教室,参加课外活动,大家互动互助,相互交流,增进了了解,收获了快乐!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文/全裕慧、梁彩霞  图/方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