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3-1班近10名学生在于红岩、谭学琳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桂林市中山中路的华艺剪纸艺术工作室,与中国民间流传很广的传统手工艺术——剪纸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参与此次中国文化体验活动的学生分别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法国,通过此次活动,留学生们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一到工作室门口,留学生们就被挂在墙上的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吸引了。活动正式开始后,来自山西的剪纸艺人彭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剪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据彭老师介绍,剪纸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艺术之一,已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华艺剪纸艺术工作室也被桂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采访过。
接下来,彭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中国的剪纸和刻纸艺术,之后再讲解了如何使用刻刀,由此留学生们对剪纸有了新的认识,极大的兴趣让他们跃跃欲试。在彭老师讲解完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刻刀刻起来。彭老师也走到每位学生的身旁进行单独指导。在随后的两个多小时里,整间工作室鸦雀无声,只有刻刀不停地在纸上走动的沙沙声陪伴着大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快下课时,大家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拿起作品留影纪念,脸上露出的是满满的自豪感。大家对此次活动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慨:“看似简单的刻纸,还隐藏着这么大的学问啊!”“以前我还以为这些都是机器刻出来的呢!”“如果没有耐心,怎么能刻好呢?就跟学习汉语一样,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刻了这么久,我也可以自由地用刀了,真的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当然啦,这么珍贵的作品,一定要带回国送给亲朋好友。”
图/文 于红岩、谭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