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党委于5月6日下午在学校王城校区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活动,全体党员和全体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共50人参加了活动,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苏桂发教授莅临指导。
学习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现场教学,邀请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唐凌教授带领全体参加活动的师生寻根溯源,了解王城历史和学校90周年的办学历史;第二个阶段是师生座谈会。
唐凌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的讲话精神要点进行现场教学。在唐凌教授的带领下,大家沿着王城承运殿、国学堂、中山纪念碑等逐步践履,他向大家分别讲述了王城的历史沿革、变迁,孙中山与马林在王城的会见及其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唐凌教授指出,桂林王城是广西师范大学第三个使用过的校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既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活动场所之一,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了解身边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还能有效开辟国际文化传播途径。
座谈会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赵燕华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她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中国文化向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应当注重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要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上发力,向留学生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这是推动留学生主动学习、了解、认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更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精义,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智慧,让世界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覃元姣老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如何做“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重要论见分享了个人真切感悟:作为教师,要本着诚心、爱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塑造美好心灵与品格,并将“爱”的教育贯穿始终。
继而,青年教师代表李茜、师文、谢绿分享了学习讲话精神的感悟以及入职以来的“获得感”,并结合个人教学、科研领域的思考,畅谈了教学理念、方法的创新路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则结合讲话精神,就其学习与生活中的成长交流了所思、所悟。
最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苏桂发教授向与会者分享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工作智慧。他对青年教师寄予殷切期望,指出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精髓,以此为指引人生之路;要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作为青年一代,谨记认真只是合格,用心才会优秀,生逢盛世,就当不负盛世。要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全体合影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唐凌教授现场教学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苏桂发讲话
青年教师和学生给榜样献花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苏桂发与青年教师和学生合影
文:王 雪
图: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