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活动-教研活动】像盐融于水:线上线下混合汉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探索——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开展《汉语阅读》课程思政教学研讨

2022年06月28日


       6月24日,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践行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由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汉语系主办、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广西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协办的主题为“如何基于文字、文学、文化视角挖掘汉语二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的教研室活动成功举办。

 

图1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包括公开课观摩、主题讲座、思政元素教学研讨三个板块。汉语系全体教师和中山大学中文系赵秀霞博士分别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参加活动。

       首先是《汉语阅读》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公开课的观摩活动。《汉语阅读》主讲老师师文同时面向以腾讯会议进入课堂的线上26名国际学生和坐在教室内的2名线下国际学生,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线上线下混合型汉语阅读课。这堂课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阅读技能训练为主,分别从形声字字形、主谓式及动宾式复合词这两个语言点出发,结合若干阅读材料,辅导学生使用各种阅读技能完成阅读任务。主讲教师为线上、线下的学生设计了一套竞争又合作的课堂活动,巧妙地融合了两组同学完成阅读任务,最终完成了诗词赏析、校园网站新闻查读等语言交际任务。

 图2 线上下线下混合课堂现场


 图3 线上下线下混合课堂现场


       活动第二个环节邀请到了中山大学中文系赵秀霞博士结合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实践,围绕语言课堂的思政元素挖掘这一主题做了讲座分享。赵秀霞博士以《文字、文学、文化 与汉语二语教学》为题,分别从文字的规训、文学作品的涵养以及文化的沟通交流三个方面对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展开了详细的讲解,提出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可以像盐溶于水一样“润物细无声”同时却“掷地有声”。随后赵秀霞博士与老师们展开热烈的线上互动,耐心解答了与会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的问题。老师们认真倾听,受益匪浅。

 图4 线上讲座


       在活动的教研讨论环节,汉语系教师们在观摩语言教学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实施的过程之后,结合公开课和讲座的主要内容,围绕教学大纲设计中的课程思政要素、线上语言课堂的互动技巧以及如何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视角充分挖掘汉语二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这三个主题展开深入分析研讨。如,小组讨论了在公开课上学生如何合作赏析唐诗《赠崔侍郎·其一》、如何合作讲述“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如何提取故事中鲤鱼勇敢面对困难的毅力等内容,还提出了一些很有针对性的建议。



 图5 学生赏析唐诗


       最后,与会老师对师文老师的公开课及赵秀霞博士的经验分享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经验做了深入交流。研讨老师们一直认为,课程思政教学重在“润物细无声”,需要一个长期涵养的过程。老师们也需要保持学习创新的劲头,让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课程思政走得更稳更好。

       本次教研活动得到汉语系教研室主办、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广西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汉语系党支部落实“融中外,兼知行;传文化,育使者”的党建品牌的重要举措。

 

文/ 师    文

图/ 唐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