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举办中外师生中秋联欢活动

2022年09月11日


        9月9日,广西师范大学组织中外师生在桂花公社举办了“体验中国文化,欢度中秋佳节”联欢活动。来自中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30余名中外师生欢聚一堂,喜迎中秋佳节。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汉语言文化系、国际学生管理科、国际学生招生办公室、孔子学院办公室的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承载了人们“舌尖上的记忆与情怀”,也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温暖。活动的第一站便来到月饼DIY体验区。中外师生认真地观看公社老师制作月饼的流程,大家有模有样地和面、调馅、团圆、压膜,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都揉进了一个个月饼中。月饼出炉后,师生们纷纷拿出手机拍下了自己制作的月饼,将美味分享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每一块月饼都寄托了中外师生学生对团圆的期盼和对亲人的思念。

       随后,中外师生们身着汉服一同参观了桂花文化体验馆。进入体验馆内,映入眼帘的便是桂脉展厅。“万年桂花籽,月落人间植。四时香馥馥,桂林第一枝。”随着一颗万年桂花种子的故事,大家开启了一场关于桂花的文化盛宴。讲解员从桂脉、桂香、桂味、桂冠、桂韵、桂心、桂礼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桂花的历史、文化和作用。馆内将桂花文化与桂林人文历史多维度的立体呈现,全面生动地再现了桂林与桂花的深厚渊源,让师生们对桂林市花——桂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夜幕降临,中外师生在汉服邮局礼仪老师的指引下,体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中秋传统民俗活动,如制作花灯、拜月祈福、月夜行令、击鼓传花猜灯谜、玉兔采药接福果、心有灵犀话中秋等,还欣赏了中国同学精心准备的民族舞蹈。师生们欢聚一堂畅聊家乡美,共叙民族情,在欢声笑语中共度中秋佳节。来自泰国的杨恩惠同学说这是在中国度过的第五个中秋节,但体验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穿上汉服,第一次制作月饼和花灯,第一次了解桂花的历史。她说:“我很开心参加此次学校举办的中秋节活动,让我了解到更多关于中秋的习俗和文化。希望今后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传播到泰国,让我的父母和亲朋好友都了解中国文化。”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邵嘉恒说:“今天是我在学校过得第二个中秋节,老师带我们去了桂花公社,那里非常漂亮,我们穿汉服、做月饼、体验中秋习俗活动,同时还学习了很多桂林文化,真是快乐且有意义的一天。”

       身在异乡非异客,心之安处亦故乡。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承载了中国人对团圆和睦、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本次活动帮助在桂留学生对桂林本地文化和中华文化习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使他们在体验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消解了大家无法与亲人团聚的孤独感。我校每年都精心设计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体验式互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留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情感联结,努力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留学生。


同学们在认真制作月饼


中外师生在展示自己DIY的月饼


中外师生在桂花文化体验馆前合影


中外师生在桂花文化体验馆内认真听讲解


中外学生制作花灯


拜月仪式


击鼓传花猜灯谜


中外师生放河灯


 参加活动的中外师生合影留念


文:马艺之

图:罗诗庆、卢思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