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际文化教育学院2023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顺利举行,9位国际学生参加本次预答辩。本次预答辩会由硕士生导师赵燕华教授、戴家毅副教授、李丽丽副教授、刘香君副教授、于红岩博士担任答辩委员,师文博士担任答辩秘书。2022级的17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观摩了此次预答辩。
本次答辩过程分为答辩陈述、答辩问答、答辩委员评议表决三个环节。参加预答辩的9位研究生分别就论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研究实践、研究发现及创新之处进行汇报。答辩各委员经详细审阅9份论文、听取答辩人自述后,对论文的研究过程、数据分析和论证强度进行批判性提问,指出了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答辩人对各委员的问题一一作了严谨详尽的回答。答辩委员肯定了论文的亮点和创新点,同时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和建议。
线上研究生进行答辩陈述
线下研究生进行答辩陈述
最后,赵燕华教授总结本次预答辩会,公布了预答辩决议结果。答辩评审组要求研究生虚心接受修改建议,继续努力,扎实改进,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修改论文,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学位论文送审、答辩及终稿修改工作。2022级研究生通过观摩学习受益匪浅,熟悉了答辩流程,对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及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
预答辩会现场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始终坚持以严格把控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为第一原则,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按照学校要求精心组织论文预答辩工作。全过程严格把关、公开透明、程序规范。此次预答辩集中诊断了即将外审的毕业生论文,以期找出问题予以指导修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为即将开始的学位论文盲审和正式答辩奠定坚实基础。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将以此次学位论文预答辩为契机,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质量把控,进一步做好学位授予后续工作,切实提高学位授予质量。
图/文:师文
审核:陈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