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2025年越南本土中文教师赴华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1号楼215会议室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罗耀光,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先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兼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院长李冬梅、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韩明、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教师代表师文等出席仪式。此次培训班共有来自越南40家院校及汉语培训机构的71位教师参加。开班仪式由广西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孟凡璧主持。
李先贤副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与越南的教育合作历史,并指出,此次培训是中越两国教育合作纵深发展的生动体现,希望通过培训进一步深化中越两国在语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助力更多越南中文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为越南中文教育注入新动能。
李先贤副校长讲话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罗耀光在致辞中强调,广西与越南山水相连,今年恰逢中越建交75周年,也是两国政府共同确定的“中越人文交流年”。在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举办越南本土中文教师赴华培训班,对推动越南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罗耀光处长讲话
培训班授课教师代表、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师文博士以“荷”为喻寄语学员,“带问题、化淤泥”聚焦教学痛点,在学习中寻求解决方案;“敞心扉、通茎脉”分享本土化教学案例,共建中越教研共同体;“重实践、结藕实”将桂林文化元素融入课程设计,实现“学用双成”。
师文老师讲话
培训班学员代表、河内大学研究生系副主任杜红青博士表示,越南中文需求快速增长,教育部已发布中小学中文教学大纲,计划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开展中文教学。本次培训班意义重大,必将有力提升越南本土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推动越南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杜红青老师讲话
本次培训班紧扣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趋势,精心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技能与教学实践等课程内容,通过讲座与工作坊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推进教学能力建设,把桂林山水人文特质融入教育教学环节,将靖江王府、桂海碑林、桂林米粉、桂林油茶等典型文化代表融入课程学习,助力越南本土中文教师在实操中深化理解、提升素养,为越南中文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进一步推动中越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迈向新台阶。
文:林思宏
图:李启冰
审核:杨峰、孟凡璧、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