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迎来20名印度尼西亚“汉语桥”夏令营的师生。在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唐蕾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体验了一堂以中国春节民俗为主题的文化课。
课堂上,师生们使用绘本《腊月歌》进行学习。唐蕾老师讲解了绘本内容,并带领着师生们观看了包含窗花、年糕、春联等春节元素的动画视频,学习了“除尘”、“守岁”、“糕点”等中文词汇。随后大家结合印尼语和新学的中文词汇,讨论了“扫房”等春节习俗的含义。
唐蕾老师在授课
课程重点是中国剪纸体验部分。唐蕾老师示范了剪纸的基本技巧,印尼师生们动手尝试,创作了不同的窗花作品。通过动手实践,师生们对春节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唐蕾老师与印尼学生一同展示剪纸作品
本次课程依托的《腊月歌》,正是“中国原创绘本少儿国际中文课程”一期的核心读本。作为广西师范大学专为海外低龄学习者设计的全视域资源,该课程以《腊月歌》《点点的夏天》等原创绘本为载体,构建“读绘本、学中文、习文化、践知行”的闭环:首先是语言浸润,通过押韵童谣降低词汇记忆难度;其次是文化解码,将岁时习俗融入生活化场景;最后是实践内化,通过剪纸等手工强化文化感触。
尤为重要的是,此次课堂是课程印尼版落地的生动实践。2024年,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推出印尼语版绘本及配套课程包(含教师手册、音视频资源与创意教具),此次夏令营首次将纸面资源转化为实体课堂互动。正如项目设计者所言:“绘本的每一页都是微型文化展厅,让印尼师生在‘听读练’中,看见可信可爱的中国。”
在课程最后唐蕾老师道:“葫芦窗花不仅是手工作业,更是文化理解的种子。”这种“多模态浸润”正是课程的设计精髓——依托绘本的视觉叙事、手工的触觉体验、童谣的听觉韵律,让抽象文化符号变得可感可触。
随着印尼版课程的成熟,广西师范大学已启动教师培训营计划,未来将通过中印尼连线课堂、在地教师工作坊等形式深化推广。同时,泰语、越南语版本正在开发中,后续将联动东盟多国,让更多海外学子在绘本阅读中学习中国文化。
课程结束后唐蕾老师与汉语桥印尼团同学一同展示学习成果
文:林思宏、李楷忻
图:李启冰
审核:杨峰、孟凡璧 、吕芳